top of page
作家相片賴予亭

我吸菸,但我不壞

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:聞到陣菸味、抬起頭去找是誰「弄」的,那時候心底滿是厭惡。若你發現是抽菸者是個女生,就萌生「好沒氣質」的議論,若你注意到他是個中學生,你會猜測「他是個壞小孩」,對嗎?

「為什麼抽菸跟壞就是畫上等號?雖然大多數會做很多壞事的人都會抽煙,但不代表抽煙的就是壞啊。」目前有吸菸習慣、就讀台科大二年級的林同學無奈地說。近年來衛生署、董氏基金會多推廣二手菸的危害,讓吸菸者形同過街老鼠,搭配著恐懼訴求(如:在菸盒上印製警示圖文。),確實有其成效。據民105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[1],國中生吸菸率由98年的7.8%降至105年的3.7%;高中職生吸菸率也由14.8%降至9.3%。


但,中學校園及周遭環境,仍可發現抽菸的學生,顯然利用民眾及吸菸者對菸品的恐懼防制吸菸的做法,成效有限。且隨著吸菸比例的降低,吸菸者卻被貼上「沒品、使壞」的標籤,青少年吸菸更被視為「無藥可醫的壞學生」。自強國中副生教組長陳建宇表示沒有過這樣的想法,「因為抽菸這件事情其實沒有傷害到別人,主要傷害到的是自己。」但他坦承,「有部分教師確實會因為學生吸菸,對他們改觀、有負面印象。但這卻無助於改善學生的吸菸問題。」


試想,身處於對吸菸者充斥「厭惡」的臺灣社會,民眾的冷眼、嫌棄,或許成功地「預防」吸菸,但是否造就更多「躲進吸菸的同溫層、遠離社會批判、放棄戒菸」的青少年,甚至「誤結損友、步入歧途」真正成為我們口中的「壞小孩」?


欲更有效地處理青少年吸菸問題,應重溯他們吸菸的開端。中台科大碩士論文〈臺灣近十年中學生菸害防制文獻之分析與探討〉[2]點出,青少年吸菸問題多源於「好奇」、「壓力」及「生理或心理的吸菸依賴」。且「家庭」與「同儕」對青少年吸菸行為,均有相當程度的影響。故合理推測,若親友的作為和態度能影響他們的吸菸行為,亦能有效地促發其戒菸行為。東華大學的論文〈台灣地區吸菸者戒菸影響因素之分析〉[3]就指出,有家庭和朋友的「愛」存在的情況,會使吸菸者決定戒菸且成功。



陳組長提到,幾個經他輔導成功戒菸的案例,多半有家庭的配合和同學的協助。「可以消除煙癮的學生,通常都是家庭功能很健全的。如果家庭功能失衡,白天他會聽我的話,但晚上回家、甚至在路途中就開始抽菸。」又他提及若能讓吸菸者較要好的同學去勸導他,通常效果更佳。林同學也說,她難得萌生戒菸的念頭,是因為現在的男友規勸她戒菸。她玩笑似地說,「如果要戒煙,我是不見棺材不掉淚,若非另一半要求,等到身體出狀況可能才會想戒。」


另外,陳組長認為教師的陪伴亦有其成效,「我可以看到學生想要為我改變,因為我很長時間地陪伴他、關心他,他應該是有感受到。可是,當菸癮來的時候他還是會沒辦法抗拒,所以當抽菸又被發現時,他們有時是哭著來找我道歉。」這些周遭的關愛確實讓青少年有抵抗菸癮的意圖。


若某日我們得知周遭的親友開始吸菸,別吝嗇於釋出善意的關切。陳組長說,他得知學生抽菸的首要行動是和他們聊,聊開始吸菸的情境,也聊對吸菸的感受(因為陳組長於當兵時有吸過菸,故讓學生易有認同、願意對他傾訴)。他強調,「要先去聽他(學生)講完他想講的,他才會想聽我想講的話。」


吸菸確實有害健康,但吸菸不是十惡不赦,吸菸者也從來不是妖魔鬼怪。你期待一個「無菸」的環境,試圖「驅逐」吸菸者,卻治標不治本。唯有收起對吸菸者的另類眼光,近距離地去同理他們的感受、陪伴他們度過戒菸時菸癮發作的低潮,才可能從根本地解決青少年吸菸問題。


[1]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 /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菸害防制資訊網

[2]臺灣近十年中學生菸害防制文獻之分析與探討(2006-2015)/ 中台科技大學碩士論文

[3]台灣地區吸菸者戒菸影響因素之分析 / 東華大學碩士論文


69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aire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