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在台大,我可以…。」指考前,我用對未來的憧憬來激勵自己,去想像校園生活多彩的光景。現在的我,走在椰林大道期滿一年,更貼近當初的想望,同時,也對往後有更多的嚮往。
簡單談下我「色彩斑斕」的大一生活。在課業方面,我提前修系上的選修、旁聽或修習非本系的必修和選修(如:哲學系選修近代美學、戲劇系必修劇本導讀。)也修過四領域的通識課;在活動方面,我加入系籃、參選系學會,持續在扶助弱勢的課輔班任教、推廣小農市集…,做過簡單的打工。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規劃,其實不脫離三個原則:我喜歡的事、假設會喜歡的事、不擅長的事。
現代舞表演 / 無人知曉的地方 / 台大社科院圖書館外圍
我喜歡「與人互動」,所以去修公共關係的課程、去當志工老師;因為在做某件事時感受到「開心」的情緒,於是某件事便成為「喜歡的事」。誠然,在面對生活時,會考慮他人的期待、社會的規範,但能為自己「及時行樂」,我們的生命好像才開始有了意義;另外,行事時那份「樂在其中」的精神,往往也是在某件事上出類拔萃的元素。
我曾經想讀戲劇系,但不確定有「多喜歡」,我無法下定決心卻又放不下心。於是,我假設自己「熱愛」劇場,選修戲劇系的舞台技術、表演課程等,為測試我「喜歡的程度」,是否強烈到願意將劇場作為一生的志業。我也假設自己喜歡哲學、宗教發展,去修過相關的課程。選擇自己「可能」會喜歡的事,為的目的是確定這些可能的喜歡,是「真的會」還是「看似會的不會」,藉由不停地納入、刪去計劃中的項目,一步步釐清自己的心意,確認喜歡的事再勇往直前。
我不會打籃球,簡單來說,就是站在籃筐下投球然後向上看被垂直落下的球砸中的「完全不行」,從高中時開始接觸,大學加入系籃,儘管多半坐板凳,逐漸地也略懂些皮毛,「原來身高155的我也能打籃球」,對此,我也有些驕傲了。先區隔下「看似不擅長」和「做不到」是兩回事,因為害怕失敗,以做不到當作藉口,選擇庸庸碌碌的生活,卻也失去「可能達陣的機會」。秉持想要完成「不可能的任務」的心情去執行任務,任務失敗時,起碼你已經真的嘗試過、也不會後悔了,如果意外地(或者自然地)成功,無限的驚喜感將交織著喜悅的淚水,伴隨著你開始人生的一個新章節。
多數的我們對未來都很迷惘,這時候,「想太多」還不如「做下去」。想一下自己喜歡的事、好奇的事、不太會卻又好像還好的事,得去做才會知道那些是對自己來說的意義和價值,在「色彩斑斕」中,找到定義自己的顏色與想要追逐的色彩,再繼續前進。
コメント